中文版
Gamereactor
文本雜論

微星電競顯卡:RTX3080 Gaming X Trio 10G

你都有火箭筒了,那又為何需要帶著槍去跟拿著刀的人打仗?

HQ
HQ

這張顯卡可以讓《戰慄深隧:流亡》以4K,, 67FPS 運行。結束。
開玩笑的,但有可能也不是完全的玩笑話。這確實說明了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我們已經等待了很久,期盼了很久,夢想終於成真。這張RTX3080啊。然而,由於採用了非常奇怪的散熱設計,潛在的買家開始擔心第三方供應商是否能夠為顯卡提供散熱功能。 微星沒有讓人失望。

就在評論開始以前,我想要指出Gamereactor,如同大多數歐洲媒體一樣,很晚才拿到這張顯卡,所以許多功能尚未經過全面測試,超頻也不是優先事項。我們只是專注於收集盡可能多的原始數據。因此,之後也將會有後續文章,並且當媒體稿樣本準備好時,我們希望能夠再次測試Trio X,因為天,這產品真的非常高端。這也意味著科技部分的討論也許不如你期望的那麼深入。

這是一則廣告:

在我們更深入地進一步講述以前,一塊兒瞧瞧這項技術奇蹟。

MSI RTX3080

所謂的 RTX3000 系列是基於名為Ampere的架構打造。它使用了Nvidia的第二代光線追蹤科技,不過,隨著該平台的成長,這僅占了一小部分。

光線追蹤核心已經升級到了第二代。他們負責計算光線效果。學習精確的數學/深度的Tensor核心也已經升級,並且邁入第三代,且稱為串流複合處理器的計算單元的數量也在激增和升級。

這是一則廣告:

所謂的RTX3080擁有8704個Cuda 核心,還有10 GB DDR6X記憶體,以19 Gbps的速度運行。加強的時脈頻率為1755 Mhz,超過了Nvidia自己的顯卡,因為微星在無聊的星期二下午就是喜歡腦力激盪。記憶體匯流排(The Memory bus)為320位元,具有三個顯示端口(1.4a),以及一個HDMI 2.1,因為你很可能希望將這張顯卡用在玩4K遊戲的時候。功耗非常大──340瓦──因此用到3個8 Pin連接器。哦,還有,最好祈禱在電源供應器這方面你別太小氣。這張顯卡可有份量呢,重1565克。

這半到兩件事。首先,提供的原始計算能力帶來一次巨大的飛躍。其次,該卡能夠比以往幾代更加深入地使用深度學習和AI計算。這意味著使用深度學習代替幀的原始計算能力現在將提供更好的性能。這個功能被稱為稱為深度學習超級採樣(DLSS),如果你的遊戲支援該功能,最好將這個功能打開。這也使Nvidia能夠提出一些新內容,我們將在之後討論,因為目前媒體樣本有限,因此可供測試的時間也受到限制。

MSI RTX3080

Nvidia有一個名為Reflex的新系統。 其作用未知,但是據稱它可以重新分配機器的工作負載,從而確保更快的端到端回應。當然,這只有在擁有Nvidia G-Sync顯示器的情況下才可能做到。相關的Dragon Center軟體也非常易於使用,雖然選擇的紅色略具侵略性,但功能還是不錯的。

RTX顯示卡一直都有專門的區域,可以進行覆蓋、擷取螢幕快照和串流傳輸,而不會干擾實際的計算。現在,這變成了Nvidia Broadcast,既可以降低噪音,提供更好的即時串流媒體播放效果,甚至能夠添加人工背景,從而使串流媒體播放更加容易且品質更高。最後還得說一說,它支援DX12 Ultimate,具有更好的光線跟蹤與可變速率陰影。上一代的DX12遊戲帶來的是混合體驗,但是當它起作用時,令人印象深刻。

MSI已選擇使用他們自己久經考驗的Frozr2系統,並且應該為此獲得一些稱讚。儘管比上一代產品更大也更耗電,但在測試過程中它保持安靜的37分貝,偶爾會出現38分貝的極小峰值。GPU溫度是適中的58度,儘管長時間的使用環節,則會讓溫度升高至61度;雖然少見,但我懷疑這可能與房間溫度隨時間升高有關。因為老實說,這張顯示卡的熱量輸出很大。你雖然無法直接感覺到熱風,但是最好還是讓你家寵物和小孩遠離電腦的背面。

當然,有同步的光線,而Trio指的則是三個巨大的風扇。這些是第4代Torx風扇,每一個風扇都帶有雙滾珠軸承,透過被稱為「氣流控制」的方式冷卻改善的散熱器設計,對於MSI來說是行銷演講,它花了很多時間在散熱器上進行一些細微的改動,以避免紊流。以全功率運行的顯卡有著相對安靜的狀態,表明這樣的設計是成功的。MSI已將所有這些連接到「芯管」,這代表經過高精度銑削的金屬熱管,好確保較大的表面積和最大的接觸面積,而熱量則是沿著熱管的整個長度散佈,而不是聚焦在於特定區域上。

MSI RTX3080

背板不再是金屬,而是使用石墨烯,企圖限制重量,儘管我們沒有時間拆開來來進行確認,但所有證據都表明,MSI在需要時使用了很不錯的的導熱墊陣列。他們選擇添加額外的保險絲,以及使用具有更厚銅層的「加強型PCB材質」來獲得更高的穩定性以及更好的導電性。另外還包括一個金屬支架,但至少他們在上面放了一些橡膠支腳,來避免刮傷顯示卡。

在英國,產品定價約為830英鎊,雖然比創始者版本高,但這僅僅是因為Nvidia決定要這樣搞。然而對於一張能讓你的RTX2080看起來像CPU上集成圖形芯片的顯示卡來說──嗯,雖然不便宜,但確實物有所值。

測試是在帶有MSI Z490 MEG主機板的Intel 10900K和帶有X570主機板的AMD Ryzen 9 3900X系統上進行的。兩個系統都使用16 Gb的3200 Mhz CL16 RAM。我們最初的擔心是該顯卡的PCIe 4.0規範意味著它將成為瓶頸,因為英特爾的系統僅支持PCIe 3.0。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兩種系統在RTX3080 Gaming X Trio和RTX2080 Gaming X Trio上均進行相同的基準測試。並選擇最低的差異分數。當我們,作為遊戲雜誌,專注於運行遊戲時,也使用了Heaven和3D Benchmark等綜合基準來稍微看一下。而測試整個系統或集體計算能力的程序已被省略。

MSI RTX3080

所有分數均以RTX2080分數/ RTX3080分數/差異列出RTX2080與RTX3080的百分比。 遊戲度量單位為FPS:

3D Benchmark -綜合得分

Time Spy:11432/16580 +45%
Time Spy Extreme:5394/8663 +60%
Fire Strike:22680/29236+29%
Fire Strike Extreme::12567/19602+56%
Fire Strike Ultra:6648/11266+69%
Port Royal:6696/11757+75%

Heaven Benchmark -綜合得分
Heaven Extreme 1080P:3571/ 5343+49%
Heaven Extreme 1440P: 2243/3587+60%

《全軍破敵:戰鎚2》
1440p:75.3/93.2 +24%
4K:39.3/75.5 +92%
雖然Intel 系統在4K當中只加了3幀,但1440p 當中卻加入至少額外50%

《碧血狂殺2》
1080p:84.77/123.95+46%
1440p:65.48/123.07+88%

《刺客教條:奧德賽》
1080p: 66/87 +32%
1440p: 60/83+38%
4K: 38/59+55% - 而Intel 系統想辦法將之推到了65 FPS

《極地戰嚎5》
1440p:98/99 - Intel 系統想辦法將之推到135 FPS
4K:60/92+53%

《全境封鎖2》
1080p:103/125+21%
1440p:75/108+44%
4K:42/76 +81%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
1080p:125/144+15%
1440p:97/130+34
4K:60/99+65%

《古墓奇兵:暗影》
1080p:102/120+17%
1440p:82/116+41%
1440p DLSS:97/119+23%
4K:35/79+125%
4K DLSS:50/99+98%

4K 分數 - FPS

《碧血狂殺2》
111.17

《毀滅戰士:永恆》
AMD:115-182
Intel:171-212

《戰慄深邃:流亡》
沒有深度學習超級採樣(DLSS)時,48.84。有DLSS, 67.29。我們最終辦到了:在《戰慄深邃:流亡》4K運行時,達成 +60FPS。

《刺客任務2》
82.39

《戰地風雲 V》
AMD:有與沒有 DLSS,皆為84。

Intel:121(原生),有DLSS:92。
這裡似乎有些問題,我們稍後會重新運行。

《控制》
Intel 65(原生),有DLSS:105。
AMD 70 (原生), DLSS:201。系統看來無法基於同樣解析度進行渲染,而採用DLSS的Intel系統則以1440p渲染,至於AMD系統則以1171p進行渲染。

MSI RTX3080

整體而言,微星想辦法讓這個340瓦特的怪獸變成了冷靜又無噪音的小貓咪,很難不為這麼安靜的運行以及相對而言的低溫感到驚艷,畢竟這兇猛的計算能力是會製造出非常大的熱氣的。

4K 遊戲終於,對於那些渴望許久的人而言,是可行的。但對於其他人,也非常值得考慮買一張顯卡,畢竟這次的飛躍是如此龐大的一步。這還是非常溫和的說法,總之我可不記得有哪一代的躍進,邁出了這麼寬、這麼廣闊的距離。

真正的 4K PC 遊戲時代,終於到來。

HQ
10 Gamereactor China
10 / 10
overall score
是我們的網路分數。你的呢? 網路分數是每個國家的平均分數。

相關文章



滾動無限載入網頁內容